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行业发展现状,搭建从校园到职场的认知桥梁,专用汽车与应急产业学院于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开展了以 “专用汽车学院陪伴学生成长-走进企业活动”的企业见习活动。本次活动覆盖新能源、汽制、机器人、数控等多个专业,学生走进湖北壹为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车轮随州有限公司等 10 余家企业,在实地参观中深化专业认知,为未来就业储备实践经验。
全景式参观:多维视角触达行业实景
5 月 21 日至 6 月 13 日期间,24 新能源 1 班、24 汽制 4 班等 17个班级近900余的学生,在企业兼职教师与学院带队教师的引导下,深入企业生产车间、技术研发中心及管理岗位。
在湖北壹为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24 新能源专业学生参观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组装生产线,通过企业兼职教师王涛的讲解,了解动力电池技术原理与生产流程;在湖北神百专用汽车有限公司,24 汽制 1 班学生跟随文厂长的脚步,观摩专用汽车底盘改装与整车调试环节,直观感受 “从零件到成品” 的制造全链条。此外,机器人专业学生在东风汽车车轮随州有限公司见证了工业机器人在车轮加工中的自动化应用,数控专业学生在湖北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观察了精密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机电专业学生在随州波导电子有限公司了解了电子元器件的组装与检测流程。
双师协同指导:专业解读深化认知深度
见习过程中,企业兼职教师与学院带队教师形成 “双师指导”模式,确保参观学习的专业性与针对性。湖北盈通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虽未指定企业兼职教师,但邹伟、梁晗等学院带队教师提前梳理企业核心技术点,在参观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延伸讲解;在东风汽车车轮随州有限公司,夏总与郭思隆、姜娥等教师共同为 23 机器人 1 班学生解析工业机器人的编程逻辑与故障排查方法,将理论知识与现场设备操作相结合。“以前在课堂上学习汽车构造,现在亲眼看到底盘焊接的自动化设备,突然理解了课本里‘模块化生产’的真正含义。”24 汽制 5 班学生在参观湖北神百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后表示,实地参观让抽象的专业概念变得可触可感。
就业导向赋能:从认知升级到职业规划
本次见习以 “为就业打下基础”为核心目标,在参观环节中融入职业发展引导。企业通过设置 “岗位体验角”“职场面对面”等互动环节,让学生近距离观察不同岗位的职责要求。随州波导电子有限公司的张小波老师为 24 机电 3 班学生介绍了电子工程师的日常工作内容与技能需求,湖北齐星模具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的张雨老师则结合 24 模具 1 班学生的专业方向,讲解了模具设计师的职业发展路径。
参观结束后,学院组织学生撰写《见习认知报告》,引导其从 “企业技术特点”“岗位能力需求”“个人职业匹配度”三个维度进行反思。23 数控 2 班学生在报告中提到:“通过参观湖北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我发现自己对数控编程的兴趣更浓厚,未来计划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向编程工程师方向发展。”
产教融合再深化:构建就业预备教育体系
此次见习是学院 “认知 —实践 — 就业”三位一体育人模式的重要环节。通过与湖北壹为、东风车轮等企业的深度合作,学院将企业真实场景转化为 “行走的课堂”,让学生在参观中完成从 “专业学习者”到 “职业预备者”的认知转变。据统计,本次活动中 85% 的学生表示 “对未来就业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多家企业也表达了与学院共建 “就业实习基地”的意向。
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就业为导向拓展校企合作形式,通过 “企业开放日”“岗位模拟实训”等活动,持续完善实践育人体系,为培养适应专用汽车与应急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筑牢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