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作者:佚名 时间:2015-10-08 点击数:

随州职院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

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报告

 

一、特色专业建设基本情况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取得荣誉、在校生数、办学条件、教师、就业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基本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取得荣誉如下: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主要建设成果一览表

序号

成果名称

获得时间

级别

1

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专业

2011

国家级

2

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

2011

省级

3

湖北齐星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评为

湖北省高校实习实训基地

2012

省级

4

汽装专业教学团队荣获院级优秀教学团队、

湖北省共青团青年文明号

2013

省级

5

《专用汽车技术》、《汽车焊接技术》

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3

院级

6

自编教材《汽车焊接技术》

2012

院级

7

《高职高专重点专业建设模式探讨与研究》课题立项

2014

国家级

8

第三届“中锐杯”全国职业院校汽车专业学生技能大赛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技能赛项(团体赛)三等奖。

2013

国家级

9

《汽车专业群建设服务“专用汽车之都”的实践研究》

荣获随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14

市级

10

随州市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2014

市级

 

(二)在校生人数如下表:

序号

    

  

1

2012

92

2

2013

65

3

2014

80

 

(三)办学条件:

1.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

做为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目前随州市已经成为国内专用汽车品种最齐全、特色最鲜明、产业资源最丰富的产业基地,也是中国最大的罐式专用车生产基地。本地区拥有大型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和销售企业有172家,其中具有国家公告内资质的专用汽车企业达到17家。2013年随州市汽车机械产值达300亿元,成为随州市第一支柱产业。而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可以和本地区专用汽车制造产业完美对接,既可利用本地资源开展教学工作,又可为本地企业培养人才。因此,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紧紧依托区域行业企业,大力推进“四个合作”。本专业成立了由行业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和校内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201311月,由我院牵头,成立了随州汽车职业教育联盟,联盟由政府相关部门、随州汽车行业协会、随州专用汽车研究院、28家汽车企业、5所中职学校等组成。近几年来,学院与东风随州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齐星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江南特种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30余汽车企业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长期性、紧密型合作。在专业共建、课程共建(3门)、师资共建、基地共建(3个“厂中校”、1个“校中厂”)、教材开发(4种)、顶岗实习、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社会培训及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真正实现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2.完备的校内外教学条件

学院十分重视本专业的实践条件改善,经过近几年的建设,现有机械加工中心、汽车技术与服务中心及各类汽车机械相关实训室20余个。共有机械加工、汽车焊接、汽车装配、汽车检测维修教学设备总价值1500余万元

机械加工中心

机械加工中心实训基地创建于2005年,目前建筑面积1200平米,资产600余万元,主要有普通机加工车床、铣床、钻床、磨床、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精雕机、注塑机、冲床、电焊机等设备。该中心每年接纳17000余人次(含相关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生产性加工产值10余万元。

汽车技术与服务中心(随州职院汽车修理厂)

该中心创建于2005年,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主要承担汽车发动机装配、汽车构造、汽车焊接、汽车涂装、汽车结构设计、汽车检测与维修等实习实训教学、并对外开展鉴定培训服务工作。各类设施设备先进齐全,整个设备资产达800余万元,该中心每年接纳9000余人次学生实习实训。

相关实训室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还拥有钳工、液压、电工电子、汽车电器等数10个相关实训室,设备总值达100余万元,基本满足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校外教学条件

学院不断开拓校外实训基地,先后与湖北齐星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程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湖北全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江南特种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湖北大力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中国重汽随州华威汽车有限公司、湖北神马齿轮制造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合作,较深入的开展了企业见习、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学生就业及教师挂职锻炼、基地共建等合作项目。

(四)本专业目前拥有素质优良的专业教学团队。

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业教师16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人,占33.3%,“双师素质”教师7人,占77.8%,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6人,占60%,市级教学名师1人。另聘请兼职教师6人,其中“楚天技能名师”2人,兼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4人,占66.7%,具有本科学历教师6人,占100%(见下表)。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师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号

姓 名

性别

年龄

毕业院校

学历/学位

 

职称

是否双师

备注

1

 

43

武汉理工大学

工程硕士

车辆工程

副教授

市级教学名师、专业负责人

2

夏章建

39

湖北工业大学

本科

机械设计及制造

副教授

专业带头人

3

 

41

武汉理工大学

工程硕士

车辆工程

副教授

专任

4

高志华

34

武汉理工大学

工程硕士

车辆工程

讲师

专任

5

黄荷斌

48

武汉理工大学

工程硕士

机械制造

讲师

专任

6

陈爱华

32

南昌航空大学

工程硕士

材料工程

讲师

专任

7

舒文鑫

30

兰州理工大学

本科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讲师

专任

8

程正清

27

湖北文理学院

本科

车辆工程

助教

专任

9

罗文昭

24

湖北汽车学院

本科

车辆工程

助教

专任

10

 

33

武汉理工大学

工程硕士

机电工程

讲师

专任

11

胡道刚

58

西北工业大学

本科

汽车制造

高级 技师

兼职、专业带头人、            楚天技能名师

12

朱红兵

39

兰州理工大学

本科

汽车制造

高级 技师

兼职

楚天技能名师

13

郝勇强

49

西北工业大学

本科

机械设计及制造

工程师

兼职

14

张三兵

49

湖北工业大学

本科

焊接工程

高级 技师

兼职

15

 

38

兰州理工大学

本科

焊接工程

高级 技师

兼职

16

曹雨洋

25

湖北汽车学院

本科

机械设计及制造

助教

兼职

(五)就业率稳定

本专业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6%以上同时,就业率、协议就业率和本省就业率一直稳步提升。

近三年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就业率

    

就业率

协议就业率

本省就业率

2011

96.5%

72.3%

12.3%

2012

97.6%

73.1%

13.5%

2013

97.8%

73.5%

15.2%

 

二、特色专业建设总体目标

(一)专业发展目标

通过两年的特色专业建设,在坚持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树立为随州“专用汽车之都”服务的办学理念,不断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核心课程,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专业教学团队,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形成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教学的优势和特色,建成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就业优势明显的全省特色专业,使本专业培养的人才为随州专用汽车之都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在全省同类专业中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二)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本专业培养主要面向随州及周边地区、服务于汽车行业,适应汽车装配与调试、专用汽车功能结构设计与生产、汽车焊接、汽车涂装以及汽车企业生产管理等岗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专用车设计生产、装配调试、汽车配件检验及销售能力,能从事专用汽车结构设计及焊接、涂装和总装等相关工作,并可从事专用汽车生产工艺设计与优化管理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特色专业建设内容及成效

(一)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

以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为依据,进一步明晰中人才培养目标能力、知识和素质的具体标准,结合专业建设的需求,深化“校企双环境、工学交替、能力递进23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第二学年分为三个学期,三年共七个学期、四级能力训练。第一阶段为基本技能训练阶段,指第一学期在校内完成基本素养课程的学习;第二阶段为专业基本能力训练阶段,指第二、三学期在校内完成职业素养课程的学习;第三阶段为专业核心能力训练阶段,指第四学期在企业真实环境下完成职业技能课程(专用汽车结构设计、专用车焊接技术、汽车涂装等)的学习以及第五学期在企业真实环境进行两个月认知性岗位操作实习;第四阶段为综合能力训练阶段,指第六、七学期完成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汽车营销及企业管理等)的学习及毕业项目设计和在企业进行的顶岗实习。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实施“多证融通”培养随州专用汽车企业满意的人才。“校企双环境、工学交替、能力递进232”人才培养模式图如下: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第七学期

基本技能训练阶段

专业基本能力

训练阶段

专业核心能力

训练阶段

综合能力

训练阶段

在具体实施方面,加大了“厂中校”的建设力度,已经和齐星、程力等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计划从2015级汽装专业开始完全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学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学期的基本技能训练阶段学习。

(二)改革教育教学模式

1.完善了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学院、政府、行业、企业四方联动、 “目标共制、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后期将进一步推动随州汽车职业教育联盟建设,搭好平台,充分发挥联盟教学、就业、科研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制定年度计划、明晰责任、分工协作、完善制度。研究如何更好的调动企业积极性,兼顾双方的核心利益,与企业进行长期性、深层次、全方位、紧密型合作;研究校企双方如何更好的开展订单培养、教学实习、顶岗实习、共建职业文化;研究师资建设、基地建设、课程开发、教材开发、技术攻关等校企合作中的较为突出问题,真正实现互动共建、互惠互赢的运行机制,为企业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本专业初步建成了结构合理、层次丰富、能够满足专业学生日常实训、毕业实习需要的实训基地,现将主要的实训基地和开展实习实训情况列表如下:

本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情况

实习基地名称

实习实训项目

实际接受学生实习人数

其中接收顶岗实习人数

接收应届毕业生就业数

湖北全力机械集团

机械制造、焊接技术、汽车装配实习

92

7

3

湖北江南特种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机械制造、焊接技术、汽车装配实习

92

6

3

湖北齐星汽车车身股份有限公司

机械制造、焊接技术、汽车装配实习

92

8

5

随州大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机械制造、焊接技术、汽车装配实习

92

8

5

中国重汽华威汽车有限公司

机械制造、焊接技术、汽车装配实习

92

9

5

 

 

(三)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和企业专家的建议,对现有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进,建立了符合232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针对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需求,按照“生产导向、能力为本、校企互动”的原则,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和企业专家的建议,构建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训内容上体现了教学的系统性、针对性、典型性和递进性。根据本专业岗位能力要求(基本技能-专业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科学设计实验实习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项目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制定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注重其与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要求对接,与典型工作任务对接,与工作过程对接。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实践教学学时由原51.2%增加到62.1%

(四)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方法方面,改变了以往理论教学为主,不会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资源的问题。目前,专业课程基本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一些核心专业课例如焊接、涂装都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同时,大量收集真实项目案例,并制作成视频,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为导向,实行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在真实的环境中训练学生技能。以网络课程平台为依托,精品资源共享可成为基础,建立了案例库、素材库、工具库、课件库、视频资源库、职业标准库等为学生服务。

在校内实训方面,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技能水平,改变了以往整周整班实训人多设备少、平均动手学时少的局面,目前实行11台设备,利用没课的下午晚上开展实训,效果良好。下面以机加工实训为例说明:

机加工实训以前每班实训一周,平均每生动手时间为8学时,平均1个教师一次要指导十几名同学,达标率一般在60%-70%。改变方法后,每次参加实训学生为10人,平均每生动手时间为21学时,平均1个教师一次指导5名同学。经过对学生的考核结果来看,达标率基本能达到100%

(五)改进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完善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初步形成学校、行业企业、社会机构参与评价的多元质量评价模式。

以教育行政部门、行业、用人单位、学院、学生及家长、社会为评价主体,通过现场座谈、问卷调查、网上评议、现场听课、教师评学、学生评教、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形式,对各教学环节进行跟踪与评价。将学生满意率、企业满意率、社会满意率、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三证书“获得率、技能大赛获奖率、专业技能合格率、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等纳入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其中把学生满意率、企业满意率、社会满意率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如企业对学生满意率从专业技能、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协作能力、创新意识、心理素质、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多方评价将评价活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馈、整改、跟踪与验证,通过整改措施的验证,提出新的目标与标准,形成了螺旋上升的人才培养质量目标,能够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持续的改进。

在课程考核方面,为了改变以往理论考试的缺点,现主要采取以下几种考核方式:

1.纯理论课程的考核理论考试为主,结合平时上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2.普通专业课以理论考试和实验成绩为主,结合平时上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3.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以实际操作考核成绩为主,结合平时操作项目完成情况和上课情况进行考核。

4.对部分动手能力和理论并重的课程也可以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先由学生完成操作项目并作出作品,然后由老师针对项目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学生作品的实际情况进行提问,结合两部分的成绩进行考核。

(六)改革教师评价制度

以《随州职业技术学院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和《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案》为依据,制定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特色专业教师考核管理办法》加强教师业绩考核与管理。考核内容主要分两个方面,一为日常教学行为考核,包括师德师风、出勤、参加教研活动、学生到课率等占总体考核的15%;二为学期综合性考核,包括教学资料检查、实践教学评价、学生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科研成果考核、社会服务考核等方面占总体考核的85%。在课堂教学评价和社会服务方面倡导第三方考核,将教师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绩挂钩,与教师晋升、晋级、评先、表模等挂钩,奖优罚劣,末位淘汰。

(七)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

在教学信息化建设方面,依托合作企业、湖北专用汽车研究院、汽车教育联盟,在现有专业资讯中心平台的基础上,完善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行业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实践教学标准、实训项目库、考核试题库、教学案例库等资源,建设了《汽车焊接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焊接结构生产技术》、《汽车装配工艺与质量》、《汽车涂装技术》等资源共享课,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观看教学视频、完成习题、学习课程内容、进行自测,还可以进行在线教学与辅导答疑。同时,进一步开发专用汽车装配教学软件、仿真实训软件,建立网络化实习实训教学平台;开发职业培训资源,主要包括培训项目、培训方案、培训网络课程以及测评系统等内容。

(八)改革社会服务方式

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及专业建设的优势,为社会和企业员工提供专用汽车生产、装配、焊接、检修等工种培训、鉴定服务。为社会转岗人员、再就业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服务,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应有的社会服务功能。目前,可以利用校内资源开展CADPROEUGMasterCAM等软件培训工作,实训车间可以进行焊接、机加工、数控加工培训工作,汽修车间可以完成汽车涂装等培训工作,同时,还能够完成部分企业任务。同时,积极开展与湖北专用汽车研究院及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随州专用汽车教育联盟科研专门委员会建设平台,面向行业企业开展技术研究、产品开发、技术推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领行业企业的技术革新与发展,为产业升级服务。

目前,完成的比较典型的社会服务项目有:

1.我院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瑞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姻”,先后开班了“奇瑞班”、“中瑞班”等以企业冠名的教学班,通过“订单培养”培养了适合特定企业、特定岗位、特定工种的专业人才。

2.我院专业教师联合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其中专业教师高志华同志发明的专利《袋装食用菌的自动接种装置》(专利号:CN202890022U)、《食用菌自动装袋的装置》(专利号:CN202896892U),应用于企业,已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50万元)和社会效益。

3.近三年来,通过政府、企业、学院三方联动,利用汽车技术与服务中心(修理厂)平台,开展了企业新员工培训、企业员工转岗培训、企业员工新技术培训等达1200余人次。近三年来,本专业学生本土就业率逐步提高,为本地企业提供了大量急需的人才。

四、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近三年、具体、用表格)

建设内容

建设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

合计

(万元)

省财政

(万元)

学院自筹

(万元)

行业企业

(万元)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4

 

2

2

 

教育教学模式改革

4

 

2

2

 

教师考核评价

26

12

8

6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66

42

12

12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10

2

4

4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10

4

4

2

 

教学信息化建设

70

34

16

20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10

6

2

2

 

总计(万元)

200

100

50

50

 

 

五、本专业的特色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能紧紧围绕随州市打造“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发展要求,经过几年的建设,形成了办学基础条件好、整体办学水平高、行业特色明显、就业质量较高的优势专业,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条件建设、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汽车行业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技能型人才,满足了区域内行业企业发展的需求。

一方面,本专业能紧密结合随州本地产业。作为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目前随州市已经成为国内专用汽车品种最齐全、特色最鲜明、产业资源最丰富的产业基地,也是中国最大的罐式专用车生产基地。本地区拥有大型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和销售企业有172家,其中具有国家公告内资质的专用汽车企业达到17家。2013年随州市汽车机械产值达300亿元,成为随州市第一支柱产业。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可以和本地区专用汽车制造产业完美对接,既可利用本地资源开展教学工作,又可为本地企业培养人才。
    
另一方面,本专业独具特色的校企双环境、工学交替、能力递进232”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本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并对其它专业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与一般专业分为6个学期不同,本专业将第二学年分为三个学期,三年共七个学期、四级能力训练。第一阶段为基本技能训练阶段,指第一学期在校内完成基本素养课程的学习;第二阶段为专业基本能力训练阶段,指第二、三学期在校内完成职业素养课程的学习;第三阶段为专业核心能力训练阶段,指第四学期在企业真实环境下完成职业技能课程(专用汽车结构设计、专用车焊接技术、汽车涂装等)的学习以及第五学期在企业真实环境进行两个月认知性岗位操作实习;第四阶段为综合能力训练阶段,指第六、七学期完成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汽车营销及企业管理等)的学习及毕业项目设计和在企业进行的顶岗实习。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两个育人环境,实施多证融通培养随州专用汽车企业满意的人才。

六、本专业建设存在的不足

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我院坚持依托行业企业办学,与企业合作建立了相互参与、互动互建、互惠互赢的运行机制,但是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还不够,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我院将充分发挥随州汽车职业教育联盟、校企合作理事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新机制,真正实现“四个合作”。

2.教学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本专业建立专业资讯中心,开发了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但在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开发通用专题素材库、开发职业培训资源等方面有待加强。

七、下一步建设思路

一方面,在随州汽车职业教育联盟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校企合作。14年汽车学院新申报并成功立项省级课题“重点专业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和国家级课题“区域行业性职业教育联盟运行体制机制创新研究”,2015年我们计划以联盟为基础、以两课题研究为突破口,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推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课程建设。以精品课堂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建设,向第一课堂45分钟要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〇一五年一月四日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 Copyright © (2005-2011)  学院地址:湖北省随州市城南新区迎宾大道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