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解决方法

作者:佚名 时间:2015-03-14 点击数:

摘要: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也随之增加,然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十分严峻。如何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和家庭的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文章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原因的分析,探索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以期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就业问题;解决方法

 

前言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的合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昔日被称为“鲤鱼跳龙门”、“天之骄子”、“国之栋梁”的高校毕业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如何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1],关系着改革发展大局的稳定,因此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2]

1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原因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企业因素;内部原因主要有高校毕业生期望太高、职业素质下降、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通、依赖心理等因素。

1.1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外部因素分析

首先,不同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失衡,就业户籍制度的限制,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同,个人发展空间的差异,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发展较快,经济发展失去平衡,加上户籍制度的限制,造成许多的社会不公,如不同省市的高校招考区域指标的不平等,使很多学生感到不公平性,再加上户籍制度对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让“十年寒窗苦读”的高校毕业不愿选择不发达的地区。在不发达的地区,高校毕业生将面临收入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相对发展机会小的问题。俗话说: “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要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要解决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的差异,引导高校毕业生走向基层。

其次,高校教育产业落后,结构失衡,专业设置功利,办学定位不明,就业指导机制不健全,指导成效不理想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很多高校盲目升级,造成培养模式趋同。同时许多高校的专业设置还存在着计划经济的影响,新专业设置缺乏市场调查和科学分析论证步骤,专业设置的特色性不强,缺乏针对性,致使很多高校追逐专业热,如国际贸易贸热、会计热、物流热等,造成专业与市场与脱离,供需不平衡。相反不热门但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却供给不足。有资料统计我国现有博士生22000 多名,搞基础研究的仅有6000多人,不到博士总数的30%,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面临供给不足的局面[3]。再加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机制不健全,指导工作起步晚,处在实践改革阶段,经费投入、队伍建设、设备环境等方面都得不到大力的支持和重视,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因此,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要改变教育产业结构,进行社会调研和岗位分析,按照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创建学校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建立可行的专业审批制度,完善就业指导机制。

最后,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和企业招聘条款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我国企业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的低端制造业和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为主,而知识密集型的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很少,不能有效的接收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制约了劳动人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许多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与高校毕业生的知识水平要求并不高,一般的技术工人或者体力劳动工人就能满足工作的需要,高校的不断扩招使高学历的毕业生越来越多,而企业对招聘人员的需求并未提高,这就造成高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同时企业对工作经验、身高、性别、婚姻因素的要求也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因此,要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要改变企业产业结构,多发展知识型密集产业,减少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

1.2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内部因素分析

首先,高校毕业生的期望太高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缺乏对自我的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出现高估自己能力的现象。择业期望太高,将就业地域定位在发达城市或者沿海地区,片面认为在大城市或者大单位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待遇、住房、交通等条件作为选择标准。不愿承担艰苦工作,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工作。同时,择业工资要求也太高,还不能从“天之骄子”中走出来,这必然造成择业的碰壁,延误择业的机会,延长择业时间。还有择业单位的性质也只是局限于事业单位和国企,不愿到效益好的民营大企业就业。因此,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要使高校毕业生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自我,降低期望值。

其次,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下降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部分高校毕业生职业素质不足主要表现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系统、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在职业规划中,很少有人对自己做出细致的剖析和定位,不能明确自己的素质、个人特点、个人能力,没有正确的决定和计划。在工作中,自己所学的知识不能很熟练的掌握,缺乏创新性,缺少吃苦耐劳和诚信的品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与同事的合作中,缺乏与他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团队精神较差,缺乏科学性和主动性。因此,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要提高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素质。

第三,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渠道不畅通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招聘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学生需要了解用人单位提供的薪水、待遇、具体工作情况和对应聘者专业要求等情况。用人单位也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和职业规划等情况。就业指导制度的不健全使高校毕业生不能及时的了解用人单位的信息,用人单位也不能很好的了解高校毕业生的信息,致使就业问题出现。因此,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要使就业信息渠道畅通。

最后,高校毕业生的依赖心理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部分高校毕业生缺乏独立意识,没有独立的决策能力和进取精神。在毕业后的择业过程中,把择业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父母和有能力的亲戚身上,靠关系或者托人情找工作。也有部分学生表现出消极的等待心理,不能主动、积极的寻找就业信息,失去择业的机会。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就要使高校毕业生减少依赖心理。

2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其解决方法也应该从外部和内部去解决。

2.1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外部解决方法

首先,政府作为解决高校毕业生问题的核心力量要制定有力的政策, 解决户籍制度、社会保障体系的差异,引导高校毕业生走向基层。对于经济的发展,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在企业中的各项服务功能,积极发展农村的多种经济和多种经营, 搞活农村经济, 挖掘农村的广阔市场,努力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实施西部大开发,消除城乡二元化结构、减少户籍制度的限制,实行公民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区域交流壁垒制度[4]。对于高校的发展,政府要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育发展与社会需求的平衡。明确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高校结构的合理比例,规范综合型、理工类、师范类、农医类等不同学科人才培养的定位,努力改变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办学专业设置趋同、学生品质趋低的现象。根据社会需求确定办学类型、规模、层次与特色,坚持走以特色带动整体、以整体提升特色的发展之路。对于企业的发展,政府要帮助转变企业的类型,有劳动密集型和资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增加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对于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发展,政府积极为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配套的公共就业及人事代理等方面的服务, 促进高校毕业生运用多形式实现就业,同时进一步完善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灵活就业或自主创业,增加社保补贴,减少税费,增加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措施。

其次,高校要改变教育产业结构,进行社会调研和岗位分析,按照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创建学校特色专业和重点专业,建立可行的专业审批制度。高校应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使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结构和机制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高校要以教育实用性为目标,进行课程改革,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动态,对于已经达到或接近饱和状态的就业领域和相关专业的招生应适当减少。同时高校要删除一些缺乏应用性的科目,增加给学生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高校还应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使高校毕业生能够很好的规划自己的职业,降低期望值和依赖心理,使其拥有良好的就业心态,避免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高校要与教育、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合作协调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企业要调整产业结构,减少不合理的招聘条款。企业要充分利用好我国的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产业或行业门类以及产业结构有待于更进一步发展和调整的机会,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推进企业结构的改变, 建立知识密集型企业。 同时企业要在发展转变中,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对高校毕业生经验、性别、身高等的限制。

2.2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内部解决方法

首先,高校毕业生要降低期望值。通过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定位好自己,树立正确的择业标准。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综合素质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要先就业后择业。作为有理想、有抱负、有创新精神、敢做敢为的青年先锋,高校毕业生还要有自主创业的打算,要有开拓自己事业的信心与勇气。困难总是暂时的,虽然刚开始的创业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总有解决的方法。只要自己有准确的观念与思路,有一个合理的规划与定位,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一个实现自己价值的地方和行业。

其次,高校毕业生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在观念上, 高校毕业生要摆脱传统文化的观念束缚, 树立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意识,树立创新、开放、竞争、进取的思想观念,主动学习、超前学习、终生学习。在学习中,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广泛涉猎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汲取本专业前沿的信息,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学以及用,举一反三的习惯,提高自己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和同学的相处中,要注重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积极主动和同学交流合作,提高自己的团队意识。总之在就业过程中,要坚定信心,充分展现自己的职业素质。

第三,高校毕业生要充分利用就业渠道信息。在众多的信息平台中,要有选择的,有目的的利用,根据自己的择业标准和职业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招聘信息。要充分、真实的展现自己,也要全面详细的了解招聘单位信息,真正实现双向选择。

最后,高校毕业生要消除依赖心理。面对市场竞争、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的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甚至是委屈,但是高校毕业生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社会,消除依赖心理,学会适时而变。面对这些问题仅是抱怨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调整自我心态,提高自己独立决策能力和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遇到问题,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使自己更好的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使自己更快成熟起来。同时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可以响应国家的号召,支援西部服务西部,从基层做起,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创业,实现自我价值。

3 结束语

总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是一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我们要看到问题的实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信经过外因和内因两方面的共同努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定会得到合理的解决。相信和谐社会的构建一定能够成功。

 

 

 

[1] 乐后圣. 和谐社会构建论[M]. 北京: 中国人口出版社, [2005]: 17 - 19.

[2] 王彦英. 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论[J]. 文化建设[2010] (2) : 91 - 93.

[3] 胡斌. 大学生就业问题透析[N] . 人民日报,1999 - 02- 27 (8)

[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P ]. 国办发[ 2009 ] 3, 2009.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 Copyright © (2005-2011)  学院地址:湖北省随州市城南新区迎宾大道中段